徐灿卫冕战打造新案例,体育营销“重拳”出海

徐灿卫冕战打造新案例,体育营销“重拳”出海

hyde999 2025-08-23 装修趣闻 3 次浏览 0个评论

刚刚过去的一周,“快准之夜·职业拳王争霸赛”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,来自中国的前WBA世界拳王徐灿以一致判定击败法国挑战者贾瓦德-贝尔梅迪,首次卫冕了自己于去年12月摘得的IBO超羽量级国际头衔,这也预示着徐灿职业生涯的新起点。

场上是运动员的针尖对麦芒,场下则是各方的运筹帷幄,此番赛事能够最终成行,就不能不提到赛事独家冠名方快准车服,这场竞技层面颇具意义的赛事背后,既为中国拳击的商业化发展提供了参考,也贡献了中国体育营销中的又一成功案例。

徐灿强势卫冕,开启职业生涯的新起点。

徐灿卫冕战,体育营销中的又一成功案例

职业拳击历史悠久,作为一项高度商业化的体育运动,在一些国家甚至被称为“无烟工业”。

2018年,DAZN从HBO手上接下拳击转播业务后,随即与阿瓦雷兹签下3.65亿美元10场比赛的协议;就在去年,泰森与杰克-保罗的比赛,门票收入高达1800万美元。

顶尖职业拳手动辄7位数、8位数的出场费令人艳羡,背后是一套成熟的产业链做支撑,依靠着电视转播、票房、商业赞助甚至博彩,职业拳击在海外屡屡创造商业奇迹。相较而言,中国的职业拳击起步较晚,和国内很多职业体育赛事一样,电视转播收费和门票销售尚不成熟,过往吸引赞助商投资办赛是主流,但很多赛事依然缺乏延续性,很难真正意义上对中国职业拳击的生态起到托举作用。

“要把中国拳击的这壶水烧热”,这是时常挂在M23战队负责人(徐灿所在战队)卢小龙嘴里的一句话,经过近10年摸索,有成功亦有失败,眼下以徐灿卫冕战为切入点,中国拳击的商业化似乎找到了一条更为切实可行的道路。

中国职业拳击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企业的支持。

在卢小龙看来,首先要精准找到合作伙伴的痛点。此番赛事冠名方快准车服是一家深耕汽配供应链赛道的企业,成立10年来已经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,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,需要完善对品牌形象的塑造,以大众喜闻乐见的体育恰好可以作为推广和营销的手段。

“能够发展到今天,企业文化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战斗者为本,这与拳击运动强调的坚韧不拔、永不言败的精神不谋而合……”快准车服联合创始人兼总裁张文波有感而发,不过让拳击与品牌之间形成深度绑定,仅仅气质吻合是不够的。

从今年年初开始,M23战队的拳手刘文松、哈斯成为了快准字品牌“佳路临”轮胎的代言人,之后M23旗下多场品牌赛事“傲骨之战”也与快准携手。此外,双方还一同打造了诸如拳手纪录片、拳击培训等丰富多元的拳击内容。

打通双方资源,精准对接,拳击潜移默化地植入到了企业文化中,以鲜活的拳击故事、赛事场景为载体,品牌内涵也得到了具象化、差异化的展示和传播。赛事期间,张文波透露,借助产品加拳击的推广方式,客户转化率达到了60%以上。

相应的,因为赞助商的大力支持,M23的旗下赛事举办得如火如荼。以“傲骨之战”为例,已经成为国内系列赛事中的成功典范。依靠着这种强关联,如今双方携手为徐灿卫冕战搭建一个大舞台也显得水到渠成。

卢小龙赛后与徐灿忘情拥抱。

一切像是巧合,2015年6月,徐灿在澳洲赢下了个人第一条金腰带——WBA洲际冠军;一个多月后,快准车服诞生,此次他们的周年庆主题也是“战十年,敢为先”一语双关。

伴随着徐灿的强势卫冕,中国拳击的商业化之路打开了新篇章,作为赛事的操盘手,M23负责人卢小龙直言,“在赛事赞助领域,简单粗暴打个Logo的时代已经过去了,体育赛事与品牌之间需要更深度地挖掘内在的契合点,通过内容的共创满足彼此的刚需。”

以拳击这个全球化语言助力出海

徐灿卫冕战以最完美的方式收官,不过中国品牌和中国拳击之间的故事远没有画上句点。

快准车服创始人兼董事长蒋仁海认为,如今伴随着中国经济和各行业继续发展,中国企业出海、参与全球化竞争成了大方向,在汽配供应链领域,他们也将出海作为未来十年的主要战略。

蒋仁海看起拳击来是认真的。

能够走出去,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关键,不过出海的过程中,拳击依然被视为亲密的合作伙伴。张文波透露了一个小细节:“不久前我们和海外的合伙人一起洽谈,他们带来了一位墨西哥的客户,或许是因为拳击运动在墨西哥非常火,对方了解到我们在做拳击后,沟通过程非常顺利,合作的意愿也更加强烈……”

拳击是一个国际化的体育项目,在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很盛行,以这样一个全球化的语言作为出海的催化剂看上去行之有效。目前快准落地的海外市场包括南美、中东、东南亚、中亚、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,拳击在当地都是热门项目。张文波表示,一方面可以将拳击内容加入到推广宣传中,凸显企业的辨识度;另一方面甚至考虑将中国的拳击赛事办到海外去 。

拳击这个全球化语言被认为是企业出海的催化剂。

“结合拳击,希望大家能够形成一种情感共鸣,我们不仅要让对方认可中国的产品,在未来也能认可我们的商业体系,认可我们的文化……”

这种通过体育为品牌出海赋能的思路其实已经得到了诸多验证,在拳击领域也有先例,比如TCL与著名拳手张志磊的签约,一个在全球得到认可的运动员,一张中国面孔,对于中国品牌而言,会成为最生动的视觉符号。如今快准和M23携手之于中国拳击同样大有可为,通过赛事落地与拳击发达国家形成更多的交流,中国的赛事公司有望在全球维度获得更多的话语权,中国拳手有望得到更快的提升。

企业要在国际赛道跑赢,靠的不只是产品的高精尖,软实力亦是“破局密码”,让海外市场从购买产品到认同你在做的事情,这是构筑品牌力的关键,体育作为全球共通的语言、最重要的文化载体之一注定可以释放出价值。

上世纪80年代,日本企业,参与世界杯、奥运会等全球重大赛事,进一步夯实了品牌的全球地位;近些年来,中东的沙特、卡塔尔更是将体育作为国家名片,除了足球、电竞等热门项目之外,单看拳击,沙特利雅得就举办了乌西克与泰森-富里的拳王统一战,目前沙特与UFC总裁白大拿操办的TKO拳击联赛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。

中国职业拳击未来的出海之路也注定不孤单。

从这个角度看,中国拳击也到了走出去的时候,作为同行者,当下中国企业表达了长期支持中国拳击的想法,张文波坦言:“(参与拳击)这件事我们是想长期来做的,做一个体育项目和做企业一样,需要时间和积累,需要持续的投入。”

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,本文标题:《徐灿卫冕战打造新案例,体育营销“重拳”出海》
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

发表评论

快捷回复:
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3人围观)参与讨论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