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18日,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、美团、京东三家平台企业,要求理性参与竞争。
最近几个周末,点外卖仿佛成了周末“全民运动”。按照三家平台此前披露的周末数据来看:美团单日订单量突破1.5亿单,淘宝闪购达到8000万单,而京东外卖在近期未公布相关数据,但在“618”活动时透露外卖日订单量突破2500万。这意味着,中国外卖行业的单日总单量已经从年初的1亿单增长至约2.5亿单。
此外,坊间还一直传言“抖音将上线团购版外卖”。不过,抖音方面在7月18日称,抖音生活服务聚焦在到店业务上,没有自建外卖的打算。
一场围绕中国人餐桌的外卖“三国杀”正硝烟四起。
“战火”和钱都在燃烧
“战况”升级的节点,可追溯至2025年6月30日。

当天,阿里确立发起淘宝闪购的百日增长计划,核心策略是在每个周六冲单,内部将其命名为 “淮海战役”——希望如原型一般以少胜多、歼敌主力、决定战争走向。
在更早的2月,京东官宣进军外卖市场,0佣金招募商家,就连刘强东都下场送外卖。如今,美团推出0元券、0.1秒杀等大量补贴活动,而阿里打出500亿补贴计划,还复刻自己最熟悉的打法——继“双11”“618”之后,阿里试图打造一个新的全民促销节点:“超级星期六”。
相比之下,京东略显温和:除了大额外卖券的常规操作外,京东还投入百亿补贴支持商家,并且试图用每晚10万份16.18元的品质小龙虾这一“清奇”的打法获得消费者青睐。
时隔十年,这场补贴大战已进入“百亿对决”时代。十年前的外卖大战中,饿了么前CEO张旭豪曾表示,饿了么的补贴持续了三到四个月,“每个月补贴成本大概一个亿”。而一名竞争对手投资人曾在2015年10月接受财新采访时说,每个月美团补贴外卖3亿元。
关于2025年的外卖大战是如何开始的,各家有各家的说法。
一切看起来似乎是京东率先发起挑战——2025年4月上线外卖百亿补贴。紧接着阿里在4月30日升级淘宝闪购,携饿了么参与大战。作为电商巨头,阿里来势汹汹,在6月23日的全员邮件中,宣布饿了么、飞猪合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,并称“这是阿里从电商平台走向大消费平台的战略升级”。
然而,一名京东内部的人士对财新表示,这场战争是从美团涉足 3C 手机配送开始的。美团从 2018 年上线闪购,并且在 2020 年开始发展前置仓业务,闪电仓由此也被视为直接挑战京东的次日达业务。
美团并没有公开回应这一说法。7月16日,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对参加此轮外卖大战的首次公开表态则是,不清楚对方为何要发起竞争,美团是“被动内卷、被动参与”。
这场外卖“三国杀”愈演愈烈,究其背后的深层原因,是谁都不愿意放过即时零售这块蛋糕。
即时零售增幅超越传统电商
据《2024年即时零售行业发展报告》,2023年中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将达到6500亿元,同比增长28.89%。这一增速远远超过了同期网络零售额11%的增幅。
所谓即时零售,指的是依托本地仓、门店或骑手网络,实现30分钟到1小时内送达的近场配送服务,覆盖餐饮、生鲜、快消、日用等多种商品。
数据显示,未来几年即时零售行业将保持强劲发展势头,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超过2万亿元。

早在2015年,电商巨头京东就推出“京东到家”。京东到家整合了线下商超、便利店、生鲜店等资源,为消费者提供周边几公里内商家的即时配送服务,配送时效为一小时。
京东扛起“电商外卖”的大旗,客观上也给阿里制造了有利地形。“我们也在赌,跟京东一起教育市场,建立让消费者用电商App点外卖的心智,以后不用装外卖App了。”一位淘宝员工对36氪称。换个角度看,阿里也不可能坐视京东成为外卖行业的第二名。
淘宝起名“闪购”也颇有深意,它跟美团的非餐业务同名。而淘宝之所以不直接用“外卖”一词,“是因为外卖的心智美团已经很强了,但‘闪购’的心智大家还在抢,谁抢到算谁的。”一位外卖行业资深人士告诉36氪。
对阿里而言,即时零售已成为关乎未来十年增长曲线的关键战场,也是撬动核心业务再扩张的重要支点。
即时零售市场规模急速扩张的背后离不开Z世代青年这一庞大消费群体的助力。相较于线下消费和传统电商,Z世代青年更青睐即时零售,在即时零售消费的用户比例中的占比高达41%。

增长危机之下,各家都在拓展自己的边界
除了上述三家在持续扩张业务版图外,其他头部平台也纷纷跳出传统定位,试图寻找新的增长突破口。
如今,不少平台也正面临一个共同挑战:增长的瓶颈。贝恩公司携手凯度消费者指数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,在快速消费品的电商领域,淘宝和天猫虽仍占据较大份额,但其市场占比已出现下滑趋势——从 2020 年的 47% 逐年下降至 2024 年第一季度的 32%,呈现出持续下滑的态势。
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抖音,抖音的市场占比从 2021 年的 3% 一路攀升至 2024 年第一季度的 18%,增长势头迅猛,在 2024 年第一季度更是首次超越京东,成为该领域的第二大电商平台。

同样,以“短视频”发家的快手也凭借下沉市场优势,将本地生活业务越做越强。《2025快手本地生活用户洞察报告》的数据显示,2024年,快手本地生活各城市线订单量均保持1倍以上的高速增长态势,四五线城市凭借着高于2倍的增速拉动快手本地生活业务的急速增长。
而在本地生活这片万亿级的黄金赛场上,自2023年4月底起,小红书开始入局。小红书以“图文+点评”模式布局本地生活,尽管在形式上与大众点评相近,但在内容上更侧重休闲娱乐领域。
据小红书CMO之恒在首届成长品牌大会上披露的数据显示,2024年上半年,在小红书经营的中小商家数同比增长379%、中小商家商品交易总额(GMV)同比增长436%。
此外,在传统电商增长放缓的背景下,拼多多也将目光投向了当下最火热、也最拥挤的战场——即时零售。据华尔街见闻在6月25日的报道,多多买菜将上线即时配送服务。拼多多相关人员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,该尝试旨在提升平台履约时效,让消费者有更好的消费体验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,本文标题:《美团京东饿了么被约谈背后:外卖之战为何打得如此激烈?》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